俄罗斯对中国来说充满了象征意义。 近年来,中国政府热衷于和俄罗斯交朋友,但从经济角度来说,中国和俄罗斯交朋友,吃亏多,利益少。 中国汽车10月份在俄罗斯的销量几乎全线减少,一些企业品牌一辆也卖不出去,最终原因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没有产业互补。 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可能会达成油气运输的互补协议,但随着油价的下跌,这种互补的特征也正在消失。
事实上,从长远和大局来看,中国未来20年乃至更好的伙伴仍然是美国。 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块后,未来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块似乎是必然的。 不久前前世行发表的报告显示,购买力认为,中国今年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因此,许多人认为美国是中国未来最大的对手,也是未来快速发展的最大阻力。
但他认为,中国未来最大的对手是金砖四国,中国未来最需要帮助的是美欧。
产业互补是中美最大的合作基础,无论国家或城市的崛起,都有其独特的时势。 中国崛起的本质还在于抓住全球产业转移的契机,通过改革开放重新融入世界体系。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中国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历史,也是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并从中受益的过程。
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与欧美市场的互补利益很大。 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而言,中国仍处于底端。 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处于产业链上端。 中国相互吸取优缺点,形成了基于现实的国际分工。
在上游产业,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但中国作为世界世界工厂,具有制造业的特点,也可以强迫世界发达国家。 因为中国廉价的制造业商品,对发达国家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几乎渗透到了每个角落。 美国“基督教科学监视器”曾发表过“中国制造”的年份”的复印件。 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过了近一年才意识到“没有中国制造的生活一团糟”。
同样,缺少美日欧的中国,中国很多东西也不好转。 中国刚刚上马几年的大型飞机项目,几乎都是白手起家的。 因为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法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手中。 在新兴的电动汽车、太阳能等行业,核心技术也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中国竞争最激烈的家电领域,核心技术是美国和日韩,甚至是led行业,中国公司几乎都受制于日韩,三星和索尼几乎都是中国
这样,尽管中国和日美欧等发达经济区块之间存在竞争,但基于彼此的产业落差,却越来越互补。
事实也是如此,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出口的三大市场依次为欧盟、美国、日本。 国家论,美国是中国第一出口国进口论,在过去的30年里,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进口国,直到前年才被日本取代。 总的来说,由于彼此产业互补,美国是中国最大、最合理的贸易伙伴。
年,中美贸易额为5624.5亿美元。 其中,美国向中国出口1220.2亿美元,美国从中国进口4404.3亿美元,中国顺差达到惊人的3184.2亿美元。 由此可见,中国从中美贸易中受益匪浅。 美国对中国经济有很大的援助和拉动作用。
中国在一个时期还不能改变其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因此在未来的20年中,中国和美国是可靠的朋友而不是对手。 虽然中国崛起,依然需要借助美国的力量将来成为世界第一,但中国仍然存在结构上的缺陷,在产业升级未完成,进入世界高端产业之前,中美仍然是最互补的国家。
俄罗斯不是中国的良友,中国的车在俄罗斯全线崩溃,充满了象征意义。
从俄罗斯独立到上世纪末,中俄贸易额长期停滞在约50亿美元左右。 从上个10年开始迅速增长,除2002年和2006年外,其余年份都增长了30%以上。 但是,中俄贸易大多是逆差。 在发生金融危机的2009年,两国贸易下跌31.8%,出口更是下跌了40%以上。 年和年,中俄贸易增长40%以上,年后再次开始下跌,年仅增长1.1%。
年,中俄贸易总额近900亿美元,其中中国90多亿美元顺差,但从中俄贸易整体来看,中国许多时期都是逆差。 1991年-2006年,中俄贸易累计赤字422.1亿美元,2007年-2008年转为贸易盈余87.77亿美元和92.5亿美元。 但是,2009年,中国对俄贸易再次出现37.7亿美元逆差。 年以来,中俄出现短暂贸易盈余37.7亿美元后,年又出现逆差。 近两年终于恢复了盈余。
和俄罗斯做生意,中国利润少,不如说俄罗斯有利润。 因为中国是俄罗斯第一贸易大国,俄罗斯对中国的重要性排在第十位左右。 中国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排在俄罗斯之前。
这种情况的根源也在于中俄两国之间的产业结构。 中印之间看起来不像有强烈的竞争,但中俄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俄罗斯不需要我们,除了能源之外,中国也不太需要俄罗斯。 然后,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未来世界能源供应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也是中国能源获取的另一个陆路源,俄罗斯是不可缺少的。
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中,60%以上是能源和矿产等。 中国出口俄罗斯的主要是纺织、轻工业,之后扩展到陶瓷、家具等行业。 但是俄罗斯需要的主要制造业,特别是机械设备来自欧洲。 年,在从俄罗斯非独联体国家进口商品的结构中,机械设备所占比例为50.8%,以前更高。
现在俄罗斯进口车的主要来源国分别是日本、德国、乌兹别克斯坦、韩国、英国,没有中国。 由于中俄产业贸易缺乏互补性,中国和俄罗斯未来的贸易预期不高。 年,两国元首在莫斯科提出的目标是每年达到1000亿,这只是中美贸易的六分之一。
中俄自身不仅产业缺乏互补性,中国和俄罗斯在中亚的贸易上也存在很大的竞争。 目前,中亚国家在能源方面是俄罗斯强大的替代者。 中亚各国的工业产品,主要来自俄罗斯,这对于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丝绸之路形成了竞争。
来源:时代商情报
标题:“跟俄罗斯做生意要吃得了亏”
地址:http://www.sibuweilaijishi.com/sdjj/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