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术是对新时期中国统筹陆海开放、协调东西方开放、深化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经贸、人文、科技、生态等多种行业合作交流的形象概括,是2100多年来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是新形势下中国
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建议,得到沿线各国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 在11月亚太经合会议期间,他还阐述了互联互通和“五通”的新内涵,提出了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新战术措施,使“一带一路”与区域经济合作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一带一路”合作之所以能形成广泛的战术共识和更多的国际支持,从根本上说,互利双赢、平等合作、共同快速发展等理念与沿线各国和平快速发展的需要高度吻合,与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时代要求相一致, 稳步推进“一带一路”战术合作,必须以构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为终极目标,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共同快速发展繁荣。
“共同体”一词,其本义是指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团。 共同体真正广为人知、成为国际关系行业重要概念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特别是1965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此后,共同体逐渐成为高形态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一体化程度介于关税同盟和经济联盟之间。
目前,世界范围内作为共同体存在的区域合作组织主要有欧亚经济共同体、南部非洲快速发展共同体、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 经济共同体是区域经济合作行业“共同体”结构化、平台化的制度安排,应该说是共同体的表现形式,但不限于此。 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秩序、治理结构的重构,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外部性问题越来越多,你中有我,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强,人类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因此,对共同体的理解和认知也必须超越区域经济合作的范畴,回归团结、联合、合作、共赢的本质,在更高层次、更深层次上促进人类共同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基于这些战术思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的合理关注,在谋求本国的快速发展中促进了各国的共同快速发展,建立了更加平等平衡的新世界快速发展伙伴关系
之后,习主席反复强调共同体理念,提出必须与东盟等周边国家、非洲、中南美、阿拉伯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与法国、德国、欧盟等建立利益共同体等,使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扎根。
“一带一路”合作与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高度相关,充分体现了共同体的理念和本质,是沿线各国和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出路。
首先,“一带一路”合作是基于沿线各国谋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优势需求而建立的,这是共同体形成的基本前提。 没有共同的目标和好处的需要,就不可能形成紧密的共同体。 “一带一路”涉及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国情相似,发展迅速,优势十字路口众多。 历史上,陆海丝绸之路表明,这些国家之间经济联系密切,人员往来频繁。 近现代以来,受资源存量、产业分工、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制约,许多沿线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明显过时。 据世界银行统计,年,沿线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多属于低收入国家,还有9个最不发达国家。 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快速发展落后,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社会快速发展水平低,加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愿望十分迫切。 “一带一路”合作通过多行业务实合作,实现各自快速发展的优势,同时寻求最大优势的契合点,沿线各国不断提高快速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共同提高在全球产业分工和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成为国家
其次,“一带一路”合作强调的平等开放、互利双赢的理念,是共同体的生命力。 重复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利共赢,是共同体生命力和活力之所在。 沿线各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已经形成了东盟、欧亚经济共同体、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一系列合作机制安排。 这些合作机制的快速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但整体处于“有无相互投资合作”的水平,相互投资合作还不够深入,产业分工有待深化,合作水平亟待提高。 更重要的是,不同机制之间的联系、信息表达还不顺畅,缺乏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合作机制,相关国家一体化,在世界经济格局中逐一跨越,发挥连接亚欧的地缘特征 反复开放“一带一路”合作的地区主义,不建立封闭集体,不与第三方比较,沿线各国各尽所能,鼓励特征互补,优势共享,从而将地区合作提升到新的战术高度。 而“一带一路”合作强调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各国可以就各项合作事务开展平等对话协商,重复求同存异,汇聚共识,自发参与,客观公正诚实友好地制定合作规则,解决相关事务,这也是共同体本质的内在
再次,“一带一路”合作是沿线各国积极应对共同挑战、优化全球治理的有益探索,这是共同体存在价值的具体体现。 共同体的存在和比较有效的运营必须能够根据成员共同的目标,处理共同面临的实际问题。 当今世界,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新闻化的发展,引发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革,带来了越来越多纷繁的全球外部性问题,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核安全、反贫困等古老的管理问题尚未得到处理,亟待解决。 但另一方面,目前的全球治理结构正在减弱,权威、比较有效性、治理效率必须提高,呈现碎片化的趋势,治理能力与现实诉求的差距不断扩大。 “一带一路”合作是沿着各国对比全球治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积极探索,它有助于相关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恶化、贸易投资保护、贫困问题、极端主义等现实威胁,共同提供新的全球公共产品 这为沿线各国提供了深入合作的制度基础,充分体现了共同体的价值。
应该说共同体是不同层次的概念。 第一阶层的共同体是基于共同的好处形成的,可以称为好处共同体。 第二阶段共同体强调权责对等,在实现利益上承担相应的责任可以称为责任共同体。 第三阶段共同体追求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共同快速发展,强调战术合作、规则统一、风险分担、收益共享,可以称为快速发展共同体。 第四个层面的共同体,也是最高境界,是实现了同气相求、不可分割、与命运共存,也就是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合作应该继承共同体的理念,务实合作,循序渐进,从沿线各国紧密相连的优势共同体,逐渐走向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设施联通是深化经贸合作、加强人员往来的前提条件,也是沿线各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需要着力弥补的短板。 一是有关国家应加强信息表达,实现基础设施规划对接衔接,消除断头路和交通瓶颈,构建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互联网。 二是加快签署道路、铁路、航空空运输便利通关合作协定,统一海关、检验检疫等报关要求,简化沿途手续,提高过境运输联系效率。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绸之路基金的先导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国际组织的资金和技术援助,通过共建共享加快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的建设。
其次,着力提高工业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能力。 建立命运共同体,不仅要牢牢把握沿线各国对快速发展的强烈需求,从常规意义上的经贸往来、产业投资的角度推进合作,也要从帮助这些国家形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提高经济自主快速发展的能力方面加以考虑。 一是要在经贸合作中体现正确的义利观,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贸易平衡,特别是要与最不发达国家相比因地制宜地让利,帮助培育特色产业。 二是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结合沿线各国产业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扩大我国具有竞争特点的轻工业、食品工业、矿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机电产业等的对外投资,直接惠及当地就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技术交流等合作,共建技术创新、孵化、交易中心,共建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帮助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再次,致力于深化人文交流、实现民心沟通。 以丝绸之路精神为纽带,深化与沿线各国的人文交流合作,实现民心沟通,努力使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扎根。 可以进一步加强留学生互派、学校联合办学、举办大型文体活动,通过文化旅游产业联合开发、传染病防治等途径,使不同文化充分交流融合,实现相互理解、相互承认。 另外,要深化地方、智库、媒体、社会组织等不同渠道、不同层次的信息表达交流,不断巩固和扩大与周边国家的和平社会和民意基础。
第四,着力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海面上升的生态问题严重。 而且,许多国家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仍在加剧,即便是在一些国家,由于水资源问题也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生态环境是人类安全保障的物质基础。 “一带一路”合作着力推进沿线各国生态环境保护行业的协调合作,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开发、节水型农业快速发展、联合科学试验和资源勘探开展等方面加强合作,跨界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生物多样化保护、海洋生态监测、极端气候预报等
来源:时代商情报
标题:“立足打造命运共同体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合作”
地址:http://www.sibuweilaijishi.com/sdjj/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