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哥本哈根到巴黎:多边气候谈判机制的结束?
陆振华(布鲁塞尔)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 unfccc )的196名成员在秘鲁利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气候谈判。 为了继续应对气候变化,拯救地球免受“毁灭”,这样一年一度的年末冲刺一直进行到第20次。
在明年的第21届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上,全世界都热切期待着一年后能完成全球统一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新协定。
在这个新协定下,原本承担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发达国家和快速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歧可能变得模糊,例如中国、印度等快速发展中国家排放量较多的国家,也承担着与发达国家同样的绝对减排任务,共同承担着地球
但是,这样的期待可能太理想化了。 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12月4日在利马说,利马不是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终点站,也不是明年的巴黎大会。
事实上,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将unfccc主办的全球多边气候谈判机制拖进了直线下跌的势头。
在哥本哈根,发达国家已经想把快速发展中国家拉入世界统一的责任体系,但有点发达国家自身(例如日本、加拿大)也拒绝履行京都议定书第二个承诺期的减排任务。 美国至今不愿加入约束发达国家减排行动的这项协议。
哥本哈根的失败凸显了发达国家和快速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之间气候变化的不可调和和分歧欧盟在这个行业正失去世界领先的政治能力,美国、中国等国际压力的成员拒绝因国内因素而步调一致
虽然大多数国家都承认全球变暖会给地球带来更极端的天气,但正如北美地区今年11月下旬遭遇了空前的大雪一样,欧盟、美国、中国等大国也逐渐暴露出各自的政治迹象。 在国际多边谈判机制困难的情况下,采取自主的国内减排行动和碳市场的快速发展,可以在环境保护和产业更新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自主性和合理性。
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灾难性破坏,使美国和欧盟在经济复苏方面的任务更为主要,这也影响了全球组织提供大量资金,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和能力。
它被称为全球绿色气候基金( gcf ),发达国家计划通过公共和民间渠道,在年内筹集1000亿美元。 这是五年前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的切实成果之一,帮助贫困国家应对干旱、热浪、洪涝灾害和海平面上升。
到这次利马会议为止,该基金共收到捐款97亿美元,距离实现不到目标的十分之一的目标还剩6年。
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在利马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谈到了这一点,并批评富裕国家承诺的资金还不够。 据悉,澳大利亚等国是不向gcf捐款的主要发达国家,愿意将重点放在国内援助项目上。
苏伟还努力打消了许多关于11月12日中美联合发表的年后减排目标的猜测。 我司引用苏伟的话说,该声明不是联合行动计划或共同目标,而是相互尊重的联合声明。
苏伟还表示,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并不意味着模糊两国的差异,美国仍将按照发达国家的方法行动,中国将按照快速发展中国家的方法行动。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11月下旬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中美“两国将根据自身国情采取主动行动”,称“实际上,对多边进程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在9月下旬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作为习大大特使国家主席,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表示,在中国支持年达成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协议,中国必须为协议的达成做出贡献,但协议必须体现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的大体情况
尽管中国气候高级官员确定地表达了中美承担的责任存在差异,但联合发表气候声明的双边行动仍然是事实,双边取得的多边进展也确实显示出了新的道路迹象。
另一方面,中国在调整气候谈判角度的所谓“基础四国”(由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组成)中宣布2030年左右将达到排放峰值的决定,必然给其他三国带来压力。 另一方面,印度新总理莫迪上台后,美国和印度在包括气候在内的双边合作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印度环境记者论坛副主席乔伊·德古普塔12月3日写道,印度也可能开始判断碳排放高峰年。 奥巴马有望明年访问印度达成联合声明。 另外,印度正在考虑宣布碳排放高峰年,有可能在2035年至2050年之间。
来源:时代商情报
标题:“从哥本哈根到巴黎:多边气候谈判机制的终结?”
地址:http://www.sibuweilaijishi.com/sdjj/233.html